“爆竹一声除旧,桃符万户更新。”在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,春节是当之无愧的第一大节。自汉代颁布《太初历》以后,千百年来,中国人一直将春节作为时间年度循环的节点。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,中国人形成了独特的时间观念。民俗学家萧放指出:“在中国民众的传统时间观念中,时间类似生命机体,它有善有恶,有生有死。岁时循环以年度为周期,循环不是追随旧轨的重复而是新一轮的循环,中国民众有着较强的更新意识,旧的不去,新的不来。”
在时间年度更新的关键时刻,人们一方面要除旧驱邪,一方面要迎新纳吉。从时间上看,除旧驱邪主要是在年前进行,人们通过丰富多样的仪式活动,表达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。早在汉代,腊月里的一项重要仪式活动就是驱傩。《后汉书·礼仪志》中记载:“先腊一日,大傩,谓之逐疫。” 驱傩一般在腊日前一夜举行,这样做的目的是“逐疫”。岁末驱傩由朝廷主办,规模十分浩大,有方相氏、童子、神兽等很多人物。其中,方相氏是整个仪式的核心人物,他戴着黄金四目的面具,双手拿着戈与盾,身穿红衣黑裤,边走边舞,威风凛凛。方相氏的身边还有12个身披毛皮、头上有角的神兽围绕,一起驱逐恶鬼,祈求平安。在民间社会,岁末傩仪虽不如官方傩仪隆重,但是“乡人傩”也是乡间的盛事。
到了南北朝时期,岁末驱邪仍是民间的重要活动。梁朝宗懔在《荆楚岁时记》中记载:“十二月八日为腊日。谚语‘腊鼓鸣,春草生’。村人并击细腰鼓,戴胡头,及作金刚力士以逐疫。”在普通乡村,人们击打着细腰鼓,戴着胡头面具,扮作金刚力士,一起驱邪逐疫。
为了表示辞旧迎新,春节之前要将“家户大神”—灶王爷送走,待到新年之时再迎接回来,以实现新旧更替。送灶王爷通常是在小年这一天进行,小年也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重要起点。在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中,灶是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,家居日常饮食都与灶密切相关,如此重要的物品必然受到人们的重视。在传统社会,灶王爷是民俗社会信奉最广泛的神祇之一,人们相信有一位专管人间灶事的神仙—灶王爷来管理家家户户的灶事。为了表示对灶王爷的尊崇,人们要在小年这一天来祭祀这位神仙。
祭灶之俗历史悠久。早在《礼记·月令》中就有记载:“祀灶之礼,设主于灶径。”唐代罗隐《送灶诗》云:“一盏清茶一缕烟,灶君皇帝上青天。”可见祭灶的习俗由来已久,并历代传承。《辇下岁时记》中记载,唐代人祭灶时要准备酒糟,祭祀时把这些酒糟涂抹在灶王爷的嘴上,让他喝醉,目的是让灶王爷上天多说好话。
送走了灶神,人们开始在家里进行大清扫。宋人吴自牧在《梦粱录》中说开封人年前特别重视扫尘,“(十二月尽)士家不论大小家,俱洒扫门闾,去尘秽,净庭户”,以祈新岁之安。清代顾禄在《清嘉录》中记载杭州人过年时也特别重视扫尘,称为“打埃尘”,还要专门挑选一个好日子,“腊将残,择宪书宜扫舍宇日,去庭户尘秽……俗呼打埃尘”。直到现在,人们还非常重视年前清扫房屋,让一切都干干净净,焕然一新,迎接新年。
中国地域广大,不同地区人们的春节习俗不尽相同,但在春节之前,人们大都通过驱傩、祭灶、扫尘等不同方式除旧驱邪,准备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的开始,守护新的希望。
除夕午夜,震耳欲聋的鞭炮声昭示新年已经到来。清代富察敦崇在《燕京岁时记》中说北京城的除夕之夜,人们准备好了鲜果供品,在鞭炮声中迎接神灵,也期盼新的一年风调雨顺、事事顺遂。
燃放鞭炮是春节的重要活动。宗懔在《荆楚岁时记》中记载南朝时荆楚地区大年初一燃放爆竹:“正月一日,是三元之日也。《史记》谓之端月。鸡鸣而起,先于庭前爆竹,燃草,以避山臊恶鬼。”当时人们认为“爆竹”和“燃草”可以驱邪避鬼。
南宋时每逢春节,开封城也燃放很多鞭炮。吴自牧在《梦粱录》中说:“其各坊巷叫卖仓术小枣不绝,又有市爆仗、成架烟火之类。”清代北京城,爆竹制作工艺极尽精巧,能工巧匠们制作了很多绚烂多彩的爆竹。潘荣陛在《帝京岁时纪胜》中记载:“烟火、花炮之盛,京师极尽工巧……其爆竹有‘双响震天雷’‘陛高三级浪’等名色。”
燃放爆竹可以驱邪避鬼,也是喜庆祥和的象征。很多地方都在大年初一子时燃放爆竹,称为“开门炮”。清代《清嘉录》中记载当时苏州人十分重视放开门爆竹,并且要连放三声:“岁朝,开门放爆仗三声,云辟疫疠,谓之开门爆仗。”大年初一放三声开门爆竹,寓意“高升三级”,喜事连连。“新年纳余庆,嘉节号长春。”在新旧交替之时,中国人通过驱傩、祭灶、扫尘、放爆竹、贴春联、拜年等具有辞旧迎新寓意的物品、行为,表达着对幸福生活的憧憬,同时也彰显出中国人强烈的更新、进取意识。